第二回 秦末動亂怎堪言

-

殿中的長者感受著殿外少年們歡快的氣息,在這份安寧之中陷入了對昔日的回憶——秦朝末年,百姓不堪暴政,紛紛揭竿而起。秦二世急忙派遣上將軍章邯統率秦朝七十萬大軍平定叛亂,章邯不辱使命,東征西伐,大勝連連,捷報頻頻。隻見秋風肅殺,天空一片黯淡。一支穿著破爛的拿著各色武器的農民軍,潮水般地湧向擺好方陣的秦朝大軍。章邯一聲令下,隆隆鼓聲響起,弓弩手在前,騎兵居中,步兵在後。一陣強弓勁弩過後,章邯率領騎兵迎麵而上,聲震天地。兩軍一交戰,不斷有人成批倒下,卻冇有絲毫停止的意思。經過昏天黑地的鏖戰,這支農民起義軍被章邯成功殲滅……七戰七捷之後,平叛大軍即將迎來一場決定秦朝生死存亡的戰爭——钜鹿之戰。章邯大軍在钜鹿遇上了西楚霸王項羽為首的反秦義軍,一場聞名於後世的大戰拉開了血腥的序幕。經過幾回合刀光劍雨、血流漂櫓的廝殺,雙方兵衰力竭。而項羽的援軍又在鋪天蓋地滾滾而來,秦軍形勢萬分危機。疲憊不堪的護城軍士站於濮陽城上望向遠方,都在焦急地期待著什……城門上方陽刻的小篆“濮陽”二字,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古樸而又端莊。城下的護城河波濤洶湧,乃是引洹河水而來,此時卻也顯得不那牢靠。漫漫天際,忽然一名信使與三四名隨從騎著戰馬飛奔進秦軍大營,快到秦軍統領營帳時從馬上摔滾下來,馬也累得癱瘓著跪在地上直吐口沫。“報……”信使嘶啞地用儘力氣長長地喊著。眾將軍從營帳中衝了出來,滿懷期待地看著滿身風塵的信使。信使雖未說話,但是表情已經告訴了眾人此次向陛下求援的結果。護軍都尉、名將王翦之孫王離正欲開口詢問,卻也遲疑了一下後停了下來。信使聲音嘶啞地急急道:“上將軍,陛下拒援……末將進入京城,候在宮門卻苦苦不曾見得陛下。後末將回來之時,還險些命喪毒手。隨從提醒我當防生變,故而走小道而回,卻依然遇到其中一隻追兵,留下兩名活口,逼問追殺我等之人是誰,言是丞相趙高。”眾將領聽罷,各種悲從中來的神色溢於言表。章邯靜靜地望向眾人,眾將領看著章邯悲痛地齊聲道:“上將軍……”雖隻是一聲稱呼,不曾多言。但章邯知道這是眾人在麵臨生死存亡時的複雜心情的表達。此時,章邯成了眾人心中的那座山,雖他聽罷信使之言也百般震驚悲憤,卻又竭力保持鎮定,因為此刻山不能倒。隻見他上前扶助信使道:“董將軍,陛下何故拒援?所遇何事?”此時一幕場景隨著信使的講述在眾人眼前漸漸地清晰起來——空曠的天空之下,莊嚴巍峨的鹹陽宮內秦二世端坐於皇位之上,趙高侍立於旁。隻見一名侍從恭敬地舉著來信由遠而近趨步前來,聲音急切:“稟陛下,上將軍章邯派副將董翳送來急信。”趙高接過信件,侍從後退而下,趙高屈身恭敬地舉至眉端呈於秦二世。秦二世強忍著慌張:“愛卿,速速與朕念來。”秦二世打開信紙逐字念道:“臣章邯啟稟皇帝陛下:吾軍大勝在即,怎奈如今糧草匱乏、兵士不足,急切至極,伏乞陛下速速救援。……”秦二世聽到中途走過去拿來立刻看了起來,然後心急如焚對趙高言道:“愛卿快快擬詔,速速派兵救援。”出人意料的是卻不曾聽得趙高的那聲“”。趙高似有所語而又不曾開口,許久才隻說得兩字:“陛下……”秦二世十分不解:“愛卿,事關存亡,還不趕快速度擬招,難道還有他言說與朕聽?”趙高聲音緩慢,停停頓頓、猶猶豫豫地言道:“陛下,這,這……”秦二世對趙高也頗不耐煩了起來:“你有何言,還不立即講來,無論所言何事,赦你無罪,快說。”趙高緩緩言道:“臣狂悖之言,望陛下賜臣死罪。隻是為大秦計,微臣竊以為以為不可救援。”秦二世頗為震驚:“啊……哦……為何?”趙高言道:“陛下可曾想過,此次戰役或許並不是如急報所言,什非同小可,事關大秦與陛下安危。陛下如果這次聚我大秦所剩全部之兵救助章邯,相當於把大秦所有兵力都交付於一人之手。事成之後,如若章邯生有異心,問鼎鹹陽,陛下豈不是有負先皇?章邯之前連戰連勝、所向披靡,這次卻與一個什小小的項羽僵持不下,其中或許大有緣由,望陛下三思。外憂不足懼,內患實可憂,故臣冒死進言,望陛下即刻賜臣死罪!”趙高言罷,秦二世先是意外於聽聞此言,然後又覺得趙高說得似乎有理。於是乎眼神迷離,心神意亂地徘徊於鹹陽宮中。秦二世來回走動之時忽然眼神中流露出了震驚:“難道他要假托敵軍之強盛而擁兵自重?這可如何是好?”趙高假意道:“聖明莫過於皇上,微臣不敢妄言國事,”秦二世開始急躁起來:“朕要你即刻說來。”趙高故意又稍微遲延了些許:“陛下,微臣竊以為何不讓他們來個兩敗俱傷,既消滅了叛亂,也使章邯兵力大減。之前章邯雖然連戰連捷,但是七十萬大軍餘下四十餘萬,這或許是屬實,畢竟所遇皆是強敵。如今與項羽這等宵小之輩又言損兵二十餘萬,實不可信。先令其鷸蚌相爭,在其兩敗俱傷之日,即是天下大定之時。”秦二世聽罷開始思考,對於秦二世而言,當時先皇始皇帝陛下心中的下一任帝王之位並不有意於他,而是給了兄長扶蘇。後先皇巡遊駕崩,是趙高偽造詔書纔有了他的皇位。對於趙高,秦二世的感情不可謂不深。而對於章邯,猜忌終究是多了些。想到了這些,秦二世心中有了抉擇,隻見他言道:“思來想去,丞相說得極是,如果這章邯圖謀不軌,朕豈不是……?”然後秦二世又站起來思考良久:“好了,朕意已決,愛卿現在就去把信使打發了吧。”低頭的趙高嘴角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詭笑:“。”趙高出了宮城之後,立即就派遣親信追殺王離。王離幸得隨從建議走小道而分散了追兵,最終雖然大多死亡,卻也剩得三名隨從一起逃脫。信使言畢,場景回到钜鹿之戰。當在信使講述完在鹹陽宮中的場景之後,眾人感慨萬分,有人絕望、有人憤怒、有人無奈、有人低沉……長史司馬欣見此情景,懇切進言道:“上將軍,如今陛下不明事理,奸臣趙高當道,我們如今無路可走,死期至矣,莫若降了罷。”章邯悲憤道:“趙丞相何故要加害我等?”長史司馬欣道:“天下為何會各地揭竿而起?敵軍為何會不減反增?之前與我等相似情形的白起、蒙恬後來如何?這一切的一切眾人都知皆因我大秦暴政橫行,誅殺大臣,連坐無辜,獄囚達二百多萬,賦稅徭役二三十倍於古製,百姓窮途,不得不反爾。況且此仗失利,定是死罪;此仗獲勝,趙高必定同樣會嫉妒我們的功勞而讒害我們,也會難免一死。上將軍,我們無路可走了!”長史司馬欣言罷,護軍都尉王離又言道:“上將軍,死有何懼,眾人誰不是從屍山血海爬將出來。況我等功夫,脫身自是容易。然若是再戰,兵力難支,將士力疲,怎能獲勝?上將軍,我等死不足惜,給這二十萬士兵們一個活路吧,他們的家人在等待他們歸去。”章邯沉默不語,痛楚難於言表,卻又隻能繼續竭力顯得平靜。章邯飽含深情地環顧著所有將士,他看著眾人的表情就知道適才所言也是眾人心聲。他吸氣仰天,悲傷至極的心情通過臉頰平靜而又深刻地流露著。軍帳之內,眾人感慨;軍帳之外,哀鴻遍野。秦軍大營處處是受傷士兵和殘破景象,對麵項羽軍隊綿延著見不到儘頭。章邯問道:“還有多少戰士?”副將王離:“上將軍,曆經大大小小數十場戰役,我軍已不足二十萬。陣前敵軍四五十萬,後續敵軍不知尚有多少正滾滾而來。”眾將悲從中來:“上將軍……”副將王離:“上將軍,什楚王陳勝、齊王田儋、魏王魏咎、周章、伍徐……這些人皆是朝中大患,終是被我們全麵擊潰,七戰七捷,現如今實是冇有朝中支援,我等再戰不力了,可恨……”章邯再次看向眾人,似是在詢問大家意見。眾將軍一一皆言:“何去何從,願聽將軍一言!”章邯無奈歎氣,心酸不知能向何人說:“降了吧……”章邯在冇有等來救兵與看破秦朝的殘暴後最終被逼無奈投降於項羽,一代戰神就此以失敗的方式落下帷幕。此後不久,章邯帶領副將董翳、長史司馬欣、護軍都尉王離,以及部分願意跟隨的士兵與民眾隱居於這湖湘茫茫的群山深處,彷彿消失在了這個世界。

-